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旅拓展

天府旅游名县巡礼丨寻觅散落于万源的“红色记忆”

2024/08/26 41
选择字号:

提起万源,人们会想到“大巴山第一漂”的蜿蜒万米、巴山云海的如梦如幻,以及八台山的“四川第一缕阳光”。但鲜为人知的是,万源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川陕苏区的核心区域。

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李铭枫摄


万源市大面山的一块巨石上,由红九军二十五师政治部落款,铿锵有力地雕刻着5个大字——“共产党万岁”。彼时的红军正处于生死存亡之际。经过浴血奋战,红军最终在万源前线击退了敌人的攻势。在反“六路围攻”及万源保卫战中,红军以2万余人的伤亡,击伤敌军6万余人,缴获3万余支枪械、100余门火炮,并在恢复宣达战役后根据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新区。

万源保卫战的胜利,离不开民众的广泛参与。据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解说员王迪介绍:“1934年,万源的总人口不足20万,却参战10万余人,参军4万余人,北上长征8600人。”在这场壮烈的战争史诗中,无数英雄人物涌现而出。

张开基,四川省万源市人,因骁勇善战被誉为“能征善战的猛张飞”。在万源保卫战中,尽管左肘受伤,他却坚持与敌人展开白刃战。在一次激战中,张开基的伤口因用力过猛而裂开,脓水溅到敌人脸上,他趁机将敌人砍倒,并夺过机枪扫射,击退了敌人。战后,他还幽默地说:“我这个伤口帮我打胜仗,也该记上一功。”

不仅只有万源保卫战,红色的血脉如今依然流淌在万源的各个角落:奋笔写下《绝命词》的“四川彭湃”李家俊;打破反动神团嚣张气焰的“巴山女杰”何莲芝;痛别亲人却仍心系前线的“支前模范”龚发秀......数不尽的英雄儿女在广袤的万源大地上叙说着那一段艰辛和坎坷的历史。

岁月流转,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训词仍然是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进的精神路标。如何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文化,传好红色基因,万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如今坐落于万源市太平镇快活坪村的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新馆,是1984年老馆的升级版。除了展示文物等基础功能,新馆还运用电子沙盘、三维成像等技术,更加生动再现了血战万源的历史场景。同时,该馆还与红军公园、万源市委党校、玫瑰庄园等景点相互串联,形成一条旅游环线,实现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相融合,极大提升了红色景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场馆搬来这个地方后,交通好了,游客想来我们这参观也就更方便了。”据展馆负责人张兴智介绍,2023年该馆已吸引20余万人次参观。

作为革命老区、红色之城,近年来,万源市以红色文化资源为载体,多点开花,让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呈现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良好局面,《万源市中小学红色教材》系列丛书、“让文物活起来”主题活动等成果不断涌现,固军镇厚坪村、太平镇牛卯坪村等新兴旅游风景区也相继建成。2023年,万源市全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89.92亿,同比增长28.24%,全年接待总人次达到688.23万,同比增长25.09%。

下一步,万源市将持续以天府旅游名县提升建设为抓手,以“巴山画屏·红城万源”为定位,以“托底性帮扶”为总纲,全力以赴推进万源“文旅之廊”高质量建设。


来源丨人民网


返回列表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太平镇快活坪村

电话:0818-8618286

Copyright ◎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3030604号

网站访问量:

9349